二、企业对拟合作的培训机构的考察、筛选越来越严苛
以往企业在选择拟合作的培训机构时,除了看培训机构的知名度外,更多地是看拟授课的讲师,往往是因为选定了某个讲师而确定了与该培训结构的合作。
2017年,企业会更看重培训机构的美誉度、与培训需求相契合的相关领域的专业度、对培训或学习技术的积累、培训解决方案的提供力、培训项目的运作力、以及协助培训成果的转化力。
此外,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合作费用也会成为企业选择培训机构的考察要素之一,培训机构的利润率因此受到挑战。
三、培训方式权重分配类“721”模式渐成企业培训新常态
以往一提到培训,很多人就会想到“集中在一起上课”。其实,在一些优秀的公司中,只有很小的比例(不一定是10%,10%只是代表相对比例的大小)的职业发展经验来自于这种正规培训,更多的职业发展经验来自于工作中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的自我发展。但在以往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这只是理想状态,他们仍把“上课”作为重点培训方式。
2017年,随着学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80后、90后学习偏好的变化,传统的实体教室学习或培训占整个培训方式的比重将逐步降低,而通过网络、参考书、阅读、考试等自学方式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工作中的辅导、岗位实作(工作体验、代理职务、岗位轮换、交叉培训)、各类会议等在岗培训(On-Job Training)也日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