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不能预言未来,我们却可以找出那些已经发生并且将会产生重大而又可预知的影响的重要发展”。彼德·德鲁克在《动荡年代的管理》前言中的这段话,被许多培训机构借用以宣传他们的战略培训课程。后危机时代,中国民营企业家的领导力面临诸如市场的快速变化、新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等全新挑战,需要企业家具备很强的整合资源能力和全球化视角。中国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无论是企业经营者还是高级经理人,都急需提升战略思维和管理能力,以应对新的挑战。非常可喜的是,中国经理人的战略意识已经有较大提升,根据《世界经理人》关于培训的最新调查显示,70%以上的参与调查的民企职业经理人迫切希望接受“企业战略规划”方面的培训,以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和个人竞争力。
面对纷繁芜杂的战略培训市场,究竟何种模式可以真正为企业带来有效而持久的收益?目前国内市场提供战略培训的机构有商学院或相关教学机构、培训机构以及咨询公司,课程往往采用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发展过程作为案例,与中小企业的经营背景、政策环境、融资方式、资源拥有量等条件相去甚远,可参照性和操作性差,难以满足民企对战略培训的旺盛需求。
通过走访知名战略咨询专家、参与调查的民企老板以及民企高管,解剖民企战略培训的需求点与关键点,我们发现,由资深战略咨询专家主导的、针对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和需求所做的解决方案式战略培训呼之欲出。
所谓“方案式战略培训”,是指根据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困惑,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自我把脉+科学诊断”,传授相应工具和方法,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和管理团队找出解决方案的培训。企业引入战略规划和战略化管理有许多路径,如果把战略咨询比作“搭直飞航班”的话,方案式培训就像“搭高铁”,其特点是灵活性、个性化服务和高性价比,比较适合中小型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战略管理水平。
唤醒意识转化战略
《世界经理人》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70.5%的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战略管控系统,特别是最高决策者对战略性关键点把握不清。有些民营企业老板在企业战略管理上比较薄弱,习惯于将战略管理与企业的经营计划等同起来,战略能力不足、战略意识欠缺,决策的随意性大,在经营的压力下不断摇摆,老板的指令一天三变,或三天一变,缺乏清晰一致的战略,更谈不上有效执行,使众多职业经理人对此苦不堪言,他们希望通过战略培训来唤醒最高决策者的战略意识,激活他的战略思维。
“战略规划是思想、分析、想象和决策的应用,强调的是责任。”接受了《世界经理人》问卷调查的民企老板周总对德鲁克关于战略的语录如数家珍,他创办了一家外贸企业,之前连续几年经营业绩高速增长,今年初制定的销售计划要求业绩比去年翻两番,可是现在看来,虽然询单量大增,可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生产能力跟不上,全年业绩只比去年增长20%,公司内部出现的员工管理难题让销售出身的周总头痛不已。面对公司未来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朋友建议他去找咨询公司做调研,但周总更希望通过战略培训来寻找解决方案。
《世界经理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现有的培训市场满意度不高,他们认为,目前国内战略培训和咨询市场良莠不齐,有些培训像点子公司,用效率替代效益,局部改良牺牲整体;有些培训机构是典型的学院理论派,他们是企业经营的旁观者,没有亲自参与,对环境的判断能力不足,常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也有一些培训师的口才很好,却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正因如此,战略式培训的培训师,应该是具备多年各类企业战略管理和咨询经验的咨询专家,通过担任CEO 教练和企业内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企业家充分收集有效信息,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综合权衡,帮助企业家完成从效率领导力向战略领导力转化。对企业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的战略规划,明确未来发展目标。
智平企管认为,“战略定成败,管理分赢亏”缺少战略管理的企业,就好比是在汪洋中一条随波荡漾的船。方案式战略培训的首要任务就是唤醒最高决策者的战略意识,借助外脑帮助企业家清晰制定公司发展战略。”
现金流管理、商业模式转变、绩效管理和思维模式转变是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像周总公司这样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智平建议,要改变赚快钱的路径依赖,针对海外市场的变化和国内政策的调整来制定战略,国内市场的战略启动包括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能力体系等方面的调整;海外市场的战略调整包含优选区域、精选客户、打造品牌、商业模式调整、梳理竞争优势、组织等,要学会两条腿走路,齐头并进。同时结合行业趋势和关键成功要素来逐步培养自身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并以此打造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未完待续)